手机版

APP下载
微信

收藏
奋进“十五五”新征程 写好中国化新篇章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驻会副主席
单渭祥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绘制蓝图,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新篇章,可谓振奋人心,励志鼓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体现了党中央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其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为开局关键的五年注入强大动力。作为宗教界一员,我注意到此次《建议》还就宗教问题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远考量,为宗教的健康传承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建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包括宗教界在内,谁也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应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将全会精神转化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宗教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强大动力,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和引导广大教牧人员和信徒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始终高举爱党爱国爱教旗帜,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贡献独特的力量。
二、系统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征的神学思想体系。
当年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教会有识之士发起的三自革新运动,使中国基督教终于拥有了完全自主的“教会主权中国化”,从此“自治、自养、自传”深入人心。但中国基督教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彻底消除“洋教”烙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学思想体系还任重道远。因此积极系统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教会的希望所在。过往岁月,中国基督教坚持三自原则,作了不少“作光作盐”的社会见证,但仍需在行动上跟上时代节拍,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适应,要在神学思想建设、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基督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尤其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神学思想体系方面要有长远眼光,聚众人智慧、下扛鼎之力,不断扎根中华优秀文化沃土,汲取现代文明成果之营养,让中国神学凸显中国气质,使基督教真正成为中国人自己普遍认同或欣赏的宗教。
三、顺应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建设,积极参与“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
“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是全会提出的另一重要要求。我们要在加强法治教育、大力匡正教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坚持不懈;要以“学法规、守戒律、重修为、树形象”教育活动为契机,落实全面从严治教各项要求,自觉遵纪守法,坚持正信正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坚决抵御境外渗透,防止极端思想传播,维护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坚决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防止借教敛财等行为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维护基督教健康形象。
总之,我们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推进宗教中国化实践相结合,与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相结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国家大局的实际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小卋
复审:荔枝
终审:修一